多重因素導致無縫方管市場降溫
上半年,地緣政治局勢、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與全球經濟衰退擔憂相繼沖擊全球期貨市場,疊加疫情影響,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。在國際市場劇烈波動下,我國境內期市自身沒有發生風險事件,行業的風控能力大幅提升。截至2022年5月份,我國期貨市場保證金規模突破1.4萬億元。無縫方管
從上半年整體看,我國期貨市場活躍度和交易量均有所下降,二季度表現整體弱于一季度。2022年上半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分別下降18.04%和10.08%。
具體看,前6個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分別下降33.23%和30.46%,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6.88%和27.04%;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累計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45.28%和108.25%,分別占全國市場的1.76%和8.11%;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分別下降20.35%和12.96%,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3.76%和17.36%;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分別下降2.22%和3.52%,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5.36%和24.32%;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12.65%和下降0.46%,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.24%和23.17%。
“相對于金融期貨市場的增長,商品期貨市場成交規模處于下降中,這也是2022年上半年中國期貨期權市場交易規模回落的核心原因,這與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見頂回落有密切關聯性。”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。2022年以來,金融期貨板塊成交量同比增長12.65%,其中,2年期國債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增幅*大,分別增長92%和93%。同時,上半年股指期貨中的中證500和上證50期貨成交量同比分別增長20.7%和13.5%。王駿表示,這反映了中金所國債和股指期貨受到國內金融機構、投資機構等機構投資者的日益重視和積極參與,以對沖今年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、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等系統性風險。
但自2月份至6月份,全國期貨期權市場累計交易規模的降幅在持續收窄。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大,促使實體企業、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積極進入國內期貨期權市場進行風險對沖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今年上半年發布套保公告的上市公司增加了301家,增幅超過50%。“今年上半年,俄烏沖突、疫情、美聯儲加息等因素使大宗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,侵蝕了許多企業正常的加工利潤。”中國(香港)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,在此背景下,更多上市公司開展套期保值業務,有助于穩定供應鏈成本和經營業績的提升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6月30日,共有857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關于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。
今年4月,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》,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,為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,將進一步拓寬期貨和衍生品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。無縫方管
產品推薦
推薦資訊